推薦機構:小規模生產 | 項目階段:小規模生產 | 所屬領域: |
知識產權情況:專利 | 技術交易方式:技術許可,技術轉讓,其他 | 意向交易額: |
![]() |
|||
推薦機構 | 小規模生產 | 推薦人 | |
委托機構 | 技術經理人 | ||
項目名稱 | ε-聚賴氨酸產業化生產及應用 | 項目持有人 | |
知識產權情況 | 專利 | ||
項目所屬領域 | |||
項目創新點 | |||
原理路線 | 一、技術簡介及特點 ε-聚賴氨酸(ε-poly-L-lysine,ε-PL)作為一種天然的微生物代謝產品,具有廣譜抗菌性,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酵母菌、霉菌、噬菌體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天然防腐產品中具有優良防腐性能和巨大商業潛力的微生物類食品防腐劑,相比于苯甲酸類、山梨酸類等傳統化學食品防腐劑和其它生物食品防腐劑(如Nisin等),ε-聚賴氨酸具有抑菌譜廣、抑菌能力強、耐高溫(120℃)、水溶性好、不影響食品風味、使用量低和安全性高等優點,在食品中添加量僅為0.01-0.5%,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目前,日本的ε-聚賴氨酸生產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我國的ε-PL 消費對日本進口依賴性較強。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韓國已經開始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2003 年10 月,美國FDA 批準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劑ε-聚賴氨酸為安全食品保藏劑。我國ε-聚賴氨酸研究起步較晚,2014 年才批準ε-聚賴氨酸及其鹽酸鹽作為新型食品添加劑可以在食品行業中使用。近幾年,我國部分企業已經開始進行ε-聚賴氨酸開發,但發酵產能和產品的純度無法和日本產品競爭,存在發酵水平低(20g/L 左右,日本已到達48.3 g/L)、產品總收率低(60%左右,日本80%左右)生產成本高、品相差(國產為淡黃色、日本產品為白色)等問題,而且工藝復雜、能耗高,限制了我國對該生物防腐劑的開發和應用。本項目重點圍繞提高ε-聚賴氨酸發酵水平、提高產品分離純化過程收率及拓展產品應用范圍等進行研發。 二、專利及進展情況 目前,實驗室階段已經突破,產品純度≥96%(達到國標要求),回收率≥80%,正進行中試階段研究。 三、產業化前景分析 ε-PL作為一種聚氨基酸,在醫藥、化工、電子材料、生物工程等領域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僅作為天然防腐劑,ε-PL就有幾十億美元的市場需求。 | ||
項目階段 | 小規模生產 | ||
市場應用與前景 | |||
技術交易方式 | 技術許可,技術轉讓,其他 | ||
意向交易額 | |||
備注 |
如您想進一步了解本項目的詳細信息,可以直接撥打大市場服務部了解詳情,我們會有專家對您的咨詢進行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