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97%以上的恒星最終會變成白矮星。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演化為白矮星的行星已經走到了生命盡頭,停止產生熱量并冷卻,直到其內部的致密等離子體凝聚成固態。這個從內到外凝固的冷卻過程可能需要數十億年。
然而,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一些白矮星中,內部的致密等離子體并不如之前認為的從內向外凝結這么簡單,相反,降溫時形成的固體晶體的密度低于液體,并從液體中向上漂浮,較重的物質向恒星中心移動并釋放引力能,這種能量可中斷恒星的冷卻過程。該發現對恒星年齡和死亡后冷卻機制提供了新的理解,將重新定義恒星性質和年齡測定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